双循环格局下,构建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请把握这几点!
日期:2021-07-25
双循环格局下,构建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请把握这几点!
疫情的“双刃剑”作用不仅使医疗器械行业需求猛增,产能紧俏,从去年就在资本市场上保持着增长势头。同时,作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对各国经济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,给我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出口产品规格的标准不统一、包装及物流成本波动较大、端到端的信息孤岛现象、供应链管理混乱等问题,都使我们认识到构建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、应急体系及物流体系等的重要性及迫切性。
在双循环格局下,畅通国内产业链,实现国际、国内更紧密的医疗器械供应链联系至关重要。构建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,需要把握以下要点:
一、全球化视野
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崛起的过程,可以说中国的崛起见证了全球化发展进程。要构建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,首先要具备全球视野,以全球化战略的眼光“定义”企业,不能把市场局限在中国,而是把自己放在全球层面去考虑系统布局与供应链资源的整合,在全球分布产能,统一规划供应链体系。
同时,坚持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战略,既要引进领先技术填补国内空白,引进国外优质企业丰富医疗器械产业链,又能迭代升级产品,打通壁垒,顺利成功出海。
二、有效沟通机制
乌卡 (VUCA,即不稳定、不确定、复杂、模糊) 时代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,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的发生,暴露出我国医疗体系“信息孤岛”现象严重,端到端企业间、国际企业间、各方系统数据等信息流闭塞,呈“各自为政”的局势,这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着行业的发展。
由此,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供应链新平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。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信息沟通问题,打破信息孤岛,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。通过对企业、资源、系统、数据、信息的整合,填平沟通鸿沟,依托全球公共卫生供应链的数据平台,统一规划供应链体系,在全球分布产能,布局国际物流网络,实现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的互联互通。
三、国际统一标准
纵观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,各家各自为政发展,每家企业有独自的标准;放眼全球,也存在美国标准、欧盟标准等,全球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医疗器械国际标准供大家参考使用,对于医疗器械供应链全球化健康有序发展存在一定制约性。这尤其在此次疫情中凸显出来,具体表现为医疗物资出海难问题。国内出口企业不仅要满足国内出口标准,同时还需符合其他国家相关标准,使医疗器械等物资产品的及时性大打折扣。
因此,全球公共卫生供应链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标准的制定,统一的国际标准是构建全球公共卫生供应链体系的重要基础。立足国内,我们需要从原先的仿制、贴牌加工等方向逐步向自主研发进行转变。从标准的参与者逐步转为引领全球标准的制定者角色,承担更多的功能,致力于推动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高质量发展。
四、数字化转型
传统医疗资源投入“重硬轻软”,医疗信息系统相对封闭,存在大量数据孤岛现象,这种信息化短板严重制约了整体医疗供给能力的提升。疫情不仅暴露出我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信息化欠缺,同时也成为了医疗器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“加速器”。
可以说,数字化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过程,整个医疗器械供应链应该是数字链条。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供应链建设过程当中,医疗器械产业应当从传统行业积极向新的数字化企业转型。通过数据管理将与供应链相关的普通实物进行空间移动,实现流向价值链和数据链转变,从参与者走向引领者转变。并通过这种数字化转型,为全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赋能,形成医疗器械供应链新的作用、更大的作用。
来源: 中物联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